1.前言

台灣氣候潮濕,鼻過敏相當盛行
過敏性鼻炎在美國為第二常見疾病,影響約6千萬人
可見其普及性及重要性

醫學上對過敏性鼻炎的定義為
暴露在過敏原後造成的IgE媒介發炎反應所引起的鼻部症狀疾病
至於哪些基因會造成過敏性鼻炎,目前尚未清楚了解

2.病史評估

病史是診斷過敏性鼻炎最重要的要件
過敏性鼻炎三大症狀:
流鼻水、打噴嚏、鼻塞
一般過敏性鼻炎流鼻水的方式為鼻涕從鼻孔流出
若為鼻涕倒流,須排除是否有鼻竇炎


按照過敏持續的時間,可以分為以下兩種:
間歇性過敏:
每個禮拜連續超過4天有症狀續4個星期都有症狀
持續性過敏:時間少於間歇性,歸類於此。


按嚴重程度區分
若影響到睡眠、日常活動、工作或是學業表現
則算是中度至重度的鼻過敏


另外,值得注意的是:
高達80%的氣喘患者有過敏性鼻炎; 10%至40%的過敏性鼻炎患者有氣喘
過去有許多研究發現指出,鼻過敏和氣喘是同一個疾病
也就是其中一個沒控制好,都會影響到另一個

3.理學檢查

教科書:過敏性鼻炎合併下鼻甲腫大的案例

過敏的小朋友身上可能出現的特徵:
牙齒咬合異常、上唇提高
常揉鼻子的小孩還可見

鼻尖上方有一條摺痕(supranasal tip crease)
下眼皮因血流增加產生下眼瞼水腫(allergic shiners),有瘀青感或睡眠不足的錯覺。


內視鏡可見鼻黏膜白且腫
口咽可發現鼻涕倒流
喉部則有水腫黏稠分泌物
肺部聽診往往可發現喘鳴聲

4.過敏測試

  • 激發測試:將過敏原置於鼻前或將病人至於充滿過敏原的空間,來評估是否有過敏反應產生
  • 皮膚測試: 依照皮膚對過敏原注射的反應,來評估過敏反應。
  • 血清特定IgE 定量: 只需要靜脈注射單一劑量,就可以達成過敏的反應。跟皮膚測試不同,並不會因為病人服用抗過敏藥物,就無法表現出過敏反應。和皮膚測試相比,哪種檢查方式較好一直都有爭論,但兩者都被應用於現行的檢驗方式。
  • 特異過敏原測定(new mast):目前醫院、診所最常用,透過抽血了解病人是否對常見的過敏原(塵蟎、蟑螂、貓毛、狗毛等約36項),但切記!即使對這36項都沒有反應,也不代表沒過敏,因為還有很多項目不包含。舉個例:最常見的溫差冷熱過敏,就不包含在裡面!
    過敏較嚴重的小朋友或年輕人,如果先前沒有檢驗過,我大都會幫忙驗這個項目。了解自己過敏來源的好處,就是可以避免這些過敏原而改善鼻過敏!

5.治療鼻過敏

環境控制

  1. 避免過敏原:可以藉由High-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(HEPA) filtration高效率空氣過濾網(可過濾0.3μm粒徑粒子,具有99.97%效率)、拿掉地毯、熱水洗衣、降低濕度、枕頭及床墊使用防塵蟎套等。
  2. 戶外過敏原: 自戶外返家後洗澡或更衣可降低與過敏原的接觸;若有無法避免的戶外活動,則可考慮配戴口罩。
  3. 室內過敏原: 避免飼養具有過敏原的寵物,如貓狗,可改善過敏情形。

藥物治療

  1. 口服抗組織胺:作用快,對打噴嚏、鼻子癢、流鼻水很有效。但對鼻黏膜消腫效果較差。
  2. 口服類固醇:用在症狀較嚴重的間歇性鼻過敏患者,短期使用。
  3. 口服去充血劑:作用快,對流鼻水及鼻黏膜消腫(緩解鼻塞)效果好。但容易精神好而稍微影響睡眠。
  4. 抗組織胺鼻噴劑:作用快,安全,對非過敏性鼻炎效果更佳,例如自主神經失調引起的流鼻水等。
  5. 類固醇鼻噴劑:對過敏性鼻炎非常有效!是治療過敏性鼻炎單一最有效的藥物(黃金標準治療),對打噴嚏、鼻子癢、流鼻水、鼻黏膜消腫都很有效。
    但切記,要使用10天以上才會顯現出效果,所以要有耐心。
    雖為類固醇,但非口服,所以全身吸收劑量極低,長期使用相當安全(青光眼患者不適合)。
    一般治療3-6個月以上,一個月用掉一瓶,每天早上或晚上使用,一個鼻孔噴兩下(成人劑量),院所常用的鼻噴劑為NASONEX、AVAMYS(為醫師處方藥,耳鼻喉科醫師評估後開立)
  6. 鼻適暢(Dymista):新藥
    類固醇+抗組織胺噴劑,適用於6歲以上兒童及成人之中度至重度過敏性鼻炎的相關症狀
    不僅兼顧類固醇和抗組織胺噴劑的效果,而且有加成作用
    目前健保不給付,需自費約6-700元不等。
    建議使用NASONEX、AVAMYS效果皆不好可考慮!
  7. 欣流(Singulair):白三烯素(leukotriene)接受體拮抗劑,可同時治療過敏性鼻炎及氣喘。

手術治療

林口微笑無線射頻手術實例分享

主要針對鼻塞的緩解
過敏體質不會因為手術消失,手術是使鼻子內部結構變得更通暢


常見的手術方式為
1.鼻中膈鼻道成形手術
2.無線射頻下鼻甲縮減手術


詳細介紹比較可以參考這篇:鼻塞該手術嗎?
切記手術後,過敏還是需要控制!

減敏療法

  1. 皮下注射:給予較高劑量的過敏原,須小心過敏性休克的發生。兩種治療方式:
    升階治療: 每周1-2次,從安全的稀釋劑量逐漸提升至有效劑量。
    維持治療: 每周或是每月一次,持續給予相同的有效劑量,平均治療約3至5年。
  2. 舌下含錠:將過敏原萃取物置於舌下,透過口底的淋巴系統吸收。相對安全、便利。
    *目前減敏療法健保不給付

參考資料

Jonas T. Johnson, Clark A. Rosen, etc. Bailey’s Head and Neck Surgery. 5th edition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