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前言
胃食道逆流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詞
喉嚨卡卡的病人做完鼻咽喉內視鏡
最常見診斷是咽喉胃酸逆流
被醫師告知後
當下的反應多是:我沒有胃酸,怎麼會逆流?!

原來胃食道逆流不等於咽喉胃酸逆流
這裡幫大家釐清一個觀念
胃食道逆流、咽喉胃酸逆流
源頭都是胃酸逆流,但卻是不一樣的診斷!!
簡單講,胃食道逆流是胃酸逆流到食道
而咽喉胃酸逆流是胃酸、胃液其他成分(胰蛋白脢、膽汁等)逆流到咽喉
胃食道逆流最常見症狀為胸口灼熱(89%)
咽喉胃酸逆流最常見症狀為聲音沙啞(接近100%)、喉嚨異物感等,只有6%有胸口灼熱
教科書上針對咽喉胃酸逆流的診斷是有評分標準的(RSI、RFS)
這裡就不細講了
標準的診斷是用24小時酸鹼值偵測器,探頭放到咽喉
如果24小時內有偵測到一次以上的胃酸逆流可以診斷,但執行較困難
因此臨床上耳鼻喉科醫師根據病人症狀、反射鏡、鼻咽喉內視鏡檢查發現來診斷。
其他差異比較
咽喉胃酸逆流患者通常具有直立(白天)逆流
具有良好的食道運動功能,沒有食道炎
但有食道上括約肌(LES)的功能障礙
胃食道逆流患者具有仰臥(夜間)反流
食道運動障礙、食道下括約肌(LES)的功能障礙
由此可見這是不一樣的兩個疾病!